创作大赛

【知识集锦】痰液涂片形态学检查的临床价值

优缺点:前者优点是经过处理后的痰涂片上的细胞分布均匀,细胞没有粘液覆盖容易识别,缺点是操作复杂,在处理过程中易造成细胞破坏、阳性率低,生物安全风险高;后者优点是操作简单,细胞形态保持完好,能发现量少的病理成分,缺点是个别标本粘液过多影响细胞着色。

三、痰液形态学及临床案例分享

案例 1

患者,女,68岁,临床诊断:肺部感染,送检痰涂片。

患者痰液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占 90%,最终诊断:嗜酸性粒细胞肺炎。

案例 2

患者,男,84 岁,临床诊断:肺部感染,送检痰涂片。

患者痰涂片可见中性粒细胞吞噬大量细菌。

痰涂片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现象,5 天后痰培养出铜绿甲单胞菌。痰涂片结果比痰培养提前 5 天。

案例 3

患者,男,80 岁,临床诊断肺部感染,送检痰涂片。

痰涂片见大量真菌孢子和菌丝。

同时送检的痰真菌培养,3 天后培养出白色念珠菌,痰涂片形态学检查比痰培养提前 2 天给临床出报告。

案例 4

患者,男,78 岁,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入院送检痰涂片。

患者痰液中的肿瘤细胞放大后形态。

痰液中偶见成堆分布的肿瘤细胞。

患者痰液病理诊断结果:

第一次 (痰液)多量鳞状上皮细胞之间见少量核大异型细胞。

第二次 (痰沉渣)见小灶可疑肿瘤细胞,组织较少。

免疫组化结果:CK7(+),P40(-),P53(-),TIF-1(-)。

第三次 (痰)沉渣包埋组织中可见癌细胞。免疫组化结果:CK(+),EMA(+),Ki67(+)。

痰涂片形态学检查比第一份痰液病理提前了 5 天出报告。

该患者送检胸水细胞学检查,查见肿瘤细胞。

第一次 (胸水)涂片中可见大量腺癌细胞。

第二次 (胸水沉渣包埋)见腺癌细胞,结合免疫组化肺来源可能性大。

免疫组化结果:CK7(+),P40(-),P53(-),PSA(-),TIF-1(+),CDF-2(-),Villin(-),NapsinA(+),D2-40(部分+),EMA(+)。

最终临床诊断肺腺癌。

案例 5

患者,女,64 岁,临床诊断:肺部感染 ,送检痰涂片。

此类细胞虽然核质比高,但是因为其形态不具备肿瘤细胞的特点。经与临床医生沟通,该患者为乳腺癌术后放疗,影像学显示该患者肺部为放射性肺病表现,因此可以推测痰涂片中的这些核质比高的上皮细胞为放射线损伤脱落的底层上皮细胞。

四、痰液形态学的临床价值和优势

一、痰液检查的临床意义:

1、鉴别变态反应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慢性咳嗽病因一般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型和中性粒细胞炎症型两类。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EB)、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 和支气管哮喘 (TA) 均是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美国 ACCP 咳嗽指南及澳大利亚 CICADA 咳嗽指南将诱导痰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3% 作为 EB 的必要诊断标准,而我国对 EB 的诊断标准采用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2.5%。总之根据痰细胞分类结果可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类药物还是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2、查找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

在正常合格的痰液中有少量细菌,偶见真菌,但无寄生虫存在。若在痰涂片中发现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现象,该细菌要考虑到为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的可能,建议痰培养明确感染源;如发现真菌菌丝和/或孢子,提示临床做真菌培养;痰液中可出现的寄生虫有肺吸虫、肺棘球蚴、肺阿米巴滋养体、卡氏肺孢子虫、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等,一旦从痰液中查到寄生虫,即可明确诊断。

3、筛查肿瘤细胞

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肺癌,癌细胞脱落到管腔,随痰液排出,即可在痰液里发现肿瘤细胞,对临床诊断起到很大的提示价值。有文献报道,在普通 X 线胸片上还未发现可疑病灶时,痰液中已经能找到癌细胞。

二、痰液涂片检查的优势:

与外周血相比,痰中嗜酸性粒细胞较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出现更早,阳性率更高,对于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气道炎症性疾病诊断更加敏感,且易于检测,更有利于推广应用,尤其是对一些不能开展气道反应测定的基层医院。

与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相比,痰液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方法,患者更易于接受,检测可反复进行,且收集痰液不受时间限制,在辅助诊断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与痰培养相比,报告回报时间快,医生可根据报告及早用药,或者根据报告提示进行针对性的检查。

四、目前开展痰液形态学检查的困惑:

由于患者疾病不同、临床表现不同,依从性不同,经常遇到患者留取的痰液不合格,全部或部分混入口腔、鼻腔分泌物的情况。因此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促进临床医护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宣传,指导患者留取合格标本是开展好该项目的前提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詹文志,赖克方.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研究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3,46(2):192-195.

[2]刘俊刚,乔亚红,汤兵祥.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对过敏性哮喘诊断价值[J].中国综合临床杂志,2004,20(12):1099-1100.

[3]罗炜,陈如冲,刘春丽,等.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3):280-284.

[4]曹登瑞,丁翠敏.健康成人诱导痰细胞计数正常值参考范围的研究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4):418-420.

[5]陈华萍,马千里,张巧,等.重庆地区健康成人诱导痰细胞计数及正常参考值的初步建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33(24):2611-2613.

[6]罗炜,赖克方,陈如冲,等.广州地区诱导痰细胞学正常参考值的建立[J].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6):1213-1215.

[7]古丽班努,阿丽娅·艾依提,巴提曼·克烈斯,等.新疆地区诱导痰细胞学正常参考值的建立[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4):105-106.

[8]李子龙,严永高,张丽琼, 等.非吸烟健康成人诱导痰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的研究[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12):1629-1631,1635.

[9]陈华萍,周逸兴,王关嵩.诱导痰白细胞分类计数与肺部炎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 319-320.

作者介绍

唐玉凤 主任技师

●唐玉凤,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检验科主任技师,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ISO15189 实验室认可技术负责人,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30 余年,擅长血液和体液形态学检查。

●曾于 2001 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进修血液病检验 1 年,发表核心期刊 20 余篇,参编专著 3 部,主持省级课题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3 项。ISO15189 实验室认可评审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形态学分析诊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血液系统疾病实验诊断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体液专业学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第二届临床检验装备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十三届委员会体液学组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届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第四届中医检验委员会常委。

公众号平台稿件征集:细胞、细菌、结晶等形态相关医学专业类作品。[知识集锦][看图识细胞][病例分享]等内容不限,形式可参考往期公众号推文。

作品要求:内容真实,原创首发,视频图片高清,请勿一稿多投。

投稿邮箱:972260172@qq.com(标题为:作品名+作者姓名、单位、电话”)

看图识细胞(第127期)

【病例分享】植物固醇血症

段师形态学教学系列(第80期)

【君安中英文编辑部】(第25期):成人腹水分析

【病例分享】形态学助力膀胱肿瘤诊疗

姿势已摆好

就等你点啦

编辑:方莹-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

责编:刘朝红-德阳市人民医院

君安医学细胞平台

检验人自己的专业平台,分享科学、专业、实用的检验知识,定期更新精彩内容。

长按二维码关注

仁爱丨卓越丨奉献丨创新

让学习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88 承德书写游戏活动中心 - 剧情创作专属天地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